2025年4月8日至14日,中国眼镜协会职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维平率代表团赴巴西圣保罗眼镜光学展览会参观,并对当地眼镜市场展开深度调研。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中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会展部总经理郭嘉、副总经理王欣喆等。此行旨在探索巴西及拉美市场潜力,破解合作壁垒,推动中巴眼镜产业优势互补。
聚焦巴西市场特征:本土化闭环与审慎开放
巴西圣保罗眼镜展作为拉美地区规模最大的行业展会,年销售额达160亿巴西里尔(约合32亿美元),其运营机制呈现显著“本土化”特征:国际企业参展需在巴西设厂或通过当地代理商准入,且展会决策层由本土经销商主导,对开放国际市场态度审慎,尤其警惕中国高性价比产品的直接冲击。
中巴合作三大突破路径
灵活参展策略
中方企业可通过巴西代理商合作或聚焦智能眼镜、高端镜片等互补领域参展,规避同质化竞争。
双向协作赋能
邀请巴西品牌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推动其产品在华代工生产,实现中国供应链优势与巴西品牌技术的深度融合。
生态共建模式
鼓励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设厂,构建“中国智造+巴西渠道”协同体系,提升本土化服务能力。
务实成果:联合工作组启动合作试点
戴维平秘书长与巴西眼镜协会运营总监安芭拉达成重要共识
双方将成立中巴眼镜产业联合工作组,优先筛选具备技术优势的中国眼镜企业,以“代理+技术输出”模式试水2026年巴西展会。同时将同步启动巴西品牌赴华参展筹备工作,首批合作项目拟于2026年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亮相。
戴维平秘书长表示,此次考察为突破巴西市场准入壁垒、深化双边产业协作奠定了实操基础。下一步,中国眼镜协会将协同相关部门细化参展方案,强化政策对接,推动合作,从单一技术互补向全产业链生态共建升级,助力全球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中巴行业高层互动,不仅为两国企业开辟了新合作通道,更为中国眼镜产业拓展拉美市场提供了战略支点,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产业协作迈向新高度。